关于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若干反思
来源: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08-20
分享到:


评价的目的:引导期刊完成时代使

学术期刊的使命和任务是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当然还有文化传承、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和职责。那么,学术评价的目的和标准,就必须是引导期刊实现其功能、完成其使命,特别是引导学术期刊“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导向性(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面性(定性定量相结合,多元评价,考虑理论价值和社会贡献)、差异性(考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方法,进行分类评价)、动态性(周期性评价、中长期评价、后溯评价)、公正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等原则。
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促进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服务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而不是进入核心期刊名录。在办刊过程中,要审视初心,不忘初心,不媚流俗,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遵循期刊自身发展规律。对评价体系反思的目的是使评价的目的回归正轨,回归到促进期刊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时代使命。

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    

学术评价本来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但在对期刊的评价实践中,往往把它简单化、片面化,甚至仅以一些量化指标来衡量期刊和论文的好坏。有的期刊甚至围绕评价机构的评价指标或二次文献的选文偏好去组稿、约稿,迎合评价机构的选文偏好;关注所谓的热点,催生投机心理和投机策略,关注短期效应、应景之作,不关心长远的学术发展和冷门绝学,排斥学术价值较高但影响因子不高的文章,盲目崇拜名家、大家,以身份、地位衡量论文质量,排斥年轻学者和博士研究生。为了能进入核心行列,个别期刊为论文发表设置种种附加条件,败坏学风和学术生态,造成学术虚假繁荣,伤害传统人文学科、新兴学科、小众学科、新锐学科、交叉学科,甚至在引用数据上造假。这有悖于学术道德,也有悖于学术和学术期刊发展规律。
异化的评价造成了学术期刊陷入要么良性循环、要么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了期刊各个阵营的固化难以被突破或打破,有的期刊再怎么努力也难有上升的空间。

任何评价只具有相对真理性    

1.评价应考虑学科差异,进行分类评价
完善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不仅仅要考虑期刊分类、学科分类再进行量化排名,更要考虑到无法进行量化评价的学科、论文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特点,评价也应该考虑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是否合理。综合性和交叉学科会因为刊载的学科论文和利用数据分散而很难进入学科核心期刊表。虽然评价机构采取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但补救措施也是有限度的、相对的,不可能完全准确反映真实的办刊水平。综合性学术期刊涉及学科很多,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差异很大,人文学科的影响因子普遍偏低,而社会科学学科影响因子相对较高,对于所有综合性期刊采用同一尺度是不合理的。
2.同行评议不宜一刀切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其特殊性,同行评议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中还不具备全面推行的环境和条件。很多学术期刊改变了以往来稿加工的办刊模式,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性、能动性,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有组织的约稿,大量进行选题策划,约稿占了总发文量的大部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来说,大多数的主编、编辑本身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完全没有必要每篇文章都进行匿名评审。同行评议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完全推行同行评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专家审稿的效率、认真程度,导致作者“跑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审的时效性、公正性。
3.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难以谈“国际影响力”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研究,既有共同话题(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又各有个性和特色(语言差别、思维方式差异、地区差异、意识形态差异),具有文化主体性、精神独立性。正因如此,我们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由于语言差别、学科差异、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远近,不宜去比较和遴选“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期刊”或“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
4.核心期刊的使用不宜简单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强调:核心期刊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根据某学科论文的信息和使用情况在期刊中的分布状况,来揭示一定时期内某学科期刊的发展概貌,为图书情报界、出版界等需要对期刊进行评价的用户提供参考,不具备全面评价期刊优劣的作用,不能作为衡量期刊质量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学术评价的标准。但是,仍有部分单位在使用核心期刊表时,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以刊评文”,扩大了核心期刊的作用,异化了核心期刊的功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再次呼吁社会各界正确理解核心期刊的概念,合理使用核心期刊表。

构建中国特色期刊体系和期刊评价体系

针对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实际和学术期刊评价的现状,笔者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主导,整合已有的各种评价机构资源,同时吸收期刊办刊专家参与,正确加以规范和引导,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但是,在当前评价机构整合条件尚不成熟时,不宜抬高或打压某一评价体系或评价机构,应鼓励多元化评价体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要急于建构评价指标或评价机构的国家队。
1.在共生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体系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是一个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有序协调的期刊群落。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期刊与各自主办单位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相适应,不同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明传承等方面也各有分工。各种层次的学术都需要自己的传播渠道或载体。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期刊群落,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应该根据不同系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期刊的功能定位进行具体分析。
尽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期刊群落的结构还不尽合理,但是,它们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生共存,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切磋、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并在共生共存中不断地调整期刊的结构,提升期刊的质量。因此期刊体制、机制的改革要与新的文化建设相适应,期刊体制改革也要以现实为依据。
2.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在学术评价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文科评价应该以成果发表为基础,但不能“唯论文论”,而是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考虑数字之外的信息;要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考虑本土和世界两个不同的评价维度。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不能将量化指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考虑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应考虑它作为主办单位的一个机构,为本单位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还应该考虑它作为智库的政策影响力,这也是一个重要维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应分类进行评价,成熟学科与新兴学科不应设置一刀切的标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期刊评价不能用一把尺子。另外,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应该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搭建一座好的桥梁,“携作者同行,与读者同在”。因此,有些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要看它对行业、对本领域、对读者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