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期刊如何推动我国审计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来源:光明网 2024-03-08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构建“三大体系”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展示发布的基本载体,也是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知识体系学科化、学科体系体制化的产物。

审计期刊作为传播审计知识、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对于构建审计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审计期刊与三大体系的构建出发,探讨审计期刊推动我国审计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策略。

 

审计期刊与审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优化审计学科领域。第一,精简学科领域。为了实现审计期刊学科栏目设置的“专、特、精、强”目标,避免无法聚焦审计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学术引导效果不佳等问题,审计期刊应精简学科领域,引导学术研究方向,优化审计学科体系。第二,调整审计期刊的栏目结构。一方面,精简学科栏目数量以凸显学科特色,综合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打造专题式栏目,优化栏目学科结构。例如,开设“学科—专题嵌套式”栏目,把审计各门类学科知识与审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聚焦专门问题。按照中央宣传主管部门的要求,审计期刊可以通过主题出版进行专门聚焦,提出创新性主题后,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撰写。完善审计期刊评价体系。第一,审计期刊要回归学术期刊本位。审计期刊的内容应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等为主,以推进审计理论创新为根本出发点,避免以作者单位、学历职称等作为收录文章的核心标准,要确实以文章质量为收录的主要依据;审计期刊要紧密结合审计行业实践,避免脱离审计实务、脱离读者受众。第二,探索审计期刊特色栏目与审计学科共建的联动发展机制。审计期刊的栏目建设可以和高校审计相关学科建设协同起来,既可以保证审计期刊的作者队伍稳定,也可以切实解决审计学科建设平台薄弱的问题。第三,探索与实务部门的联动机制。审计期刊与经济、管理等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审计期刊的评价,要与实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征询相关实务部门的意见建议,发挥审计实践的借鉴指导价值,助力审计期刊的高质量改革与发展。合理设置审计期刊的学科专业学术门槛。第一,学术质量。学术质量是审计期刊的核心,在设置审计期刊的学科专业学术门槛时,首先要考虑论文的学术质量,包括研究的创新性、实用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等,通过严格的审稿程序确保入选论文的质量。第二,学科覆盖。审计期刊在栏目精细化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覆盖各相关学科,如会计、法律、计算机科学等。在设置学术门槛时,期刊应考虑各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动态,确保期刊内容涵盖各相关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第三,专业深度。审计期刊应注重论文的专业深度,要求作者在研究中充分挖掘数据、信息和知识,展现深度分析和思考能力。在设置学术门槛时,期刊可以通过对论文篇幅、分析方法、数据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来保证专业深度。第四,理论与实践结合。审计期刊应鼓励作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供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方案。


审计期刊与审计学术体系的构建


打造学术共同体模式。审计期刊要打破地域与行业的局限,跨地域、跨行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等加强学术合作,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审计学术体系。审计期刊可以与相关学术共同体联合研究项目、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召开专家论坛、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邀请加入期刊编辑委员会等,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审计理论、审计实践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提高审计期刊的学术研究水平,形成更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同时,审计期刊要主动为决策部门服务,利用学术研究成果积极为政府和行业献计献策,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实施审计学术研究成果“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工程。第一,编写审计学术研究成果教材。审计期刊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审计学术研究成果相关教材,将最新的审计理论和实践成果整合到教材中,供高校和培训机构使用。第二,开设审计学术研究成果课程。审计期刊可以在高校和培训机构中开设审计学术研究课程,将最新的审计理论和实践成果传授给学生。课程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学术研究成果的核心思想和具体应用。第三,举办推广审计学术研究成果的讲座。审计期刊可以举办审计学术研究成果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到高校和培训机构宣讲最新的审计理论和实践成果,采用研讨会、辩论赛、实践操作演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第四,建设审计学术研究成果实践教学基地。审计期刊可以与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引入审计学术研究成果,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


审计期刊与审计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


坚持中国本位,以中国社会实践为研究对象。审计期刊要坚持中国本位,在涉及审计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时,要引导学者应用中国审计学科话语体系进行描述或解释,避免完全用西方理论建构假设;鼓励学者摒弃西方理论预设,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和本土经验,构建中国审计学科话语体系。审计期刊要以国家需求为动力,紧扣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社会语境,深度挖掘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存在的管理问题、法律问题,持续推进审计专题研究,为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实现审计学科话语体系的创新。自塑形象,打造中国特色审计的话语阵地。审计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突破“西式”教条主义,摆脱对西方学术的依赖,形成自我主张,确保学术发展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同向同行。审计期刊在审核发表论文时,要明确中国学术概念,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解释方式和运作逻辑,优先发表具有中国学术话语理论观点的论文,增强审计相关学术话语的内生性和自主性。审计期刊要重视加强品牌集群化建设,科学谋划期刊的定位与方向、栏目设置、风格特色,使审计期刊的特色定位与中国审计学科建设方向相吻合,增强期刊的传播能力;优化期刊结构,建设期刊发展联盟,走中国特色的期刊集群化发展之路;吸收和借鉴外国审计学术研究的有益成果,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审计英文期刊,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