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物常见编校差错举隅
来源:说教辅公众号 2023-11-10
分享到:

   摘 要:本文整理了部分图书出版物中常见编校差错,期望与出版界同仁共同探讨,为提高图书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尽一点力。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出版单位向企业转型,解放了出版生产力,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都有了大幅的增长,丰富和繁荣了出版物市场。但另一方面,图书出版物的编校差错率不断升高,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以下根据笔者近几年在图书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查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出版物中常见的几类编校差错进行了初步整理,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出版物 编校质量 举隅

1. 知识性差错

近几年我们在图书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知识性差错不少,有的差错可以说很离谱,而大部分的差错只要编辑细心一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常识性的错误如称某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天文学奖”,我们知道诺贝尔奖至今还没有设立天文学奖。又如称某座大桥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乡”,而贵州省安顺市有个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并没有紫云乡。某出版物中描述道:“该桥于2005年4月20日开工,2015年7月3日竣工,工期仅74天。”依其描述,该桥工期逾10年而不是“74天”!

有的图书由于书稿录入过程中的失误,数据漏录小数点或漏录词头等,在书稿编辑校对过程中未被发现而成为图书出版物中的知识性差错。如“全市燃煤年排放二氧化硫14万吨”错为“全市燃煤年排放二氧化硫14吨”,“全省有耕地455万公顷”错为“全省有耕地455公顷”。有的编辑在审阅书稿时,将正文内容与相关图、表分开来看,未将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审阅,不能及时发现书稿正文中诸如统计数据等内容与相关图、表不一致的错误;有的图、表相关标示出错,如“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错标示为“裸子动物”“被子动物”,将“全钾含量”误为“全磷含量”等。

知识性的差错向读者传递错误的信息,误导读者,有的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图书出版物中要尽量消灭此类差错。编辑一定要加强责任心,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加强与作者的沟通与协作,消灭图书出版物中的知识性差错,以免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2. 文字差错

图书出版物中文字差错常见的有错字、别字、词语搭配不当,以及简化字与繁体字、异体字混用等。

中医药类图书中,药用植物名、中药名常常含有较多的生僻字及易混淆的字词,审校书稿时要仔细甄别。如植物“薯莨”不能写作“薯茛”,“毛茛科植物”不能写作“毛莨科植物”。又如植物“黄蘗”宜写作“黄檗”,“蘖谷”常被误写为“蘗谷”“孽谷”“糵谷”。中医古籍《名医别录》中“八月断槐大枝,使生嫩蘖”有的误写成“八月断槐大枝,使生嫩孽”。“孽”“蘖”“蘗”“檗”“糵”这几个字较易混淆,植物新长的芽为“蘖”,酒曲称“糵”,而“蘗”是“檗”的异体字,应注意区分。

又如“《灵枢》”有的错为“《灵柩》”,《灵枢》系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还有将“海拔”误为“海拨”,“森林”误为“深林”,“施药前”误为“施药黔”,“配制药液”误为“配置药液”,“布依族”误为“布衣族”等。

句子的多字、少字、缺句子成分、句子不通顺等差错也很多。如称“全桥主线半径位于850米的平曲线上”,此表述不当,“半径”位于“曲线上”显然不合常理,宜表述为“全桥主线位于半径为850米的平曲线上”。“黔西至织金至织金高速公路”句中“至织金”重复,应为“黔西至织金高速公路”。又如“含主要为碳酸钙”,此句不通顺,宜表述为“成分主要为碳酸钙”或“主要含碳酸钙”。

编辑工作除要求认真、仔细外,编辑还要善于利用工具书,审校书稿时,遇有疑问的字词,要多查阅工具书,弄懂字、词的含义,尽量避免文字差错。

3. 标点符号

近几年图书中标点符号的差错率非常的高,该用句号的地方用逗号,该用分号的地方仍然用逗号,或者该用逗号的地方乱用句号,常使得句子的层次混乱,语义不明,影响读者阅读。编辑对此要引起重视,加强责任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出版物更加规范严谨。

英文标点符号用法与中文有所不同。英文破折号“—”为一字长,省略号“…”为三点。另外,英文无顿号和书名号,故并列的英文词汇间可使用逗号,书籍名、报刊名等用英文斜体表示,文章名则用英文正体加引号表示。书稿编校过程中,要注意中文标点符号与英文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对标点符号使用差错,一般每处仅计0.1个差错,计错较少,这可能也是近年来图书出版物中此类差错率不断升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计错少,有的编辑可能产生懈怠思想,不重视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造成出版物中标点符号类差错越来越严重。对此,在今后图书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查工作中,对标点符号差错可以考虑适当提高计错数,引导编辑重视书稿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4.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不规范

科技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名词。如以前图书出版物中经常使用的“脑梗塞”“心肌梗塞”“抗菌素”“红血球”“脑溢血”等名词,已经分别规范为“脑梗死”“心肌梗死”“抗生素”“红细胞”“脑出血”等,因此出版物中不应再使用诸如“脑梗塞”等不规范名词。

有的专有名词或名词术语比较长,可以在其第一次出现时括注其简称,后文即可使用其简称。但要注意全书统一,不应一会使用全称,一会使用简称。另外,在中文书刊中出现的外文名词、术语等,应括注其中文译名。

一些名词术语的简称已为大众所认可,并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可以直接使用其简称。如“冠心病”“B超”等。

图书出版物,特别是科技类和科普类出版物,要特别注意科技名词术语和专有名词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以免引起歧义,影响读者阅读。

5. 辅文部分常见差错

图书辅文部分的编校差错如图书的封面、版权页、CIP在版编目等记载的书名、编著者、著述方式、书号、定价等不一致。如在编委会名单中标示的著述方式为“主编”,而在封面、CIP在版编目等标示的著述方式为“编著”,前后不一致。

目录部分的差错如目录所列页码错误;目录内容与正文不一致,出现错别字等[如目录中为“杜衡(马蹄香)”,而正文相应内容为“杜蘅(马蹄香)”];还有的在目录中随意添加内容,与正文不对应。编委会名单的排序差错也較常见,标注按姓氏笔画排序的,笔画数相同时,排序常较随意,没有严格按笔顺排序。

对于这类差错,编辑在书稿编校过程中加强责任心,认真查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6. 结语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要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客观上要求企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也要看到,图书出版物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是物质产品同时更是精神产品,出版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出版人绝不能放弃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要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图书出版物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合格的“精神食粮”,实现出版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