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 中阿人文交流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3-12-14
分享到: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由愿景化为现实,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以文化人,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与时代同行,围绕国家战略,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精心谋篇布局,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出版社的独特优势,打造了“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等外宣图书知名品牌,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为促进中阿文化与学术交流,推动民心相通提供有力支持。

品牌化有机整合三大对阿文库

时钟拨回到2015年12月,北师大出版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版合作,联合约旦阿克拉姆出版社共同组建北师大出版社约旦分社,通过图书出版发行、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搭建中阿出版文化交流平台。不久,北师大出版社约旦分社项目入选丝路书香工程出版本土化项目,并获专项资助。

2016年,北师大出版集团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同建设“北京扎耶德中心文库”“中阿友好文库”和“‘一带一路’友好合作文库”三大对阿文库。

2022年,三大对阿文库进一步聚焦,有机整合为“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目前,“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初具规模,储备选题近200个,中外合作出版图书80余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饶涛介绍,在丝路书香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下,北师大出版集团“走出去”出版语种不断增加,涵盖阿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在版权输出、实物出口、作品译介、交流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系列化3个书系,80余种图书

“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涵盖“中国经典阿拉伯语译丛”“现当代名家名作系列”“文明交流互鉴丛书”3个书系,80余种图书。文库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刘欣路介绍了三大书系的选题思路和内容建设逻辑。

“中国经典阿拉伯语译丛”精心译介了《诗经》、《战国策》、《老残游记》、“四书”、《道德经》、《孙膑兵法》等中华传统经典,从不同维度向海外读者展示中国先贤的思想精髓。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是被广泛认同的,这个书系的设置无需多说。”刘欣路如是解释。

“现当代名家名作系列”既包含《鲁迅小说选》《海子诗选》《尘埃落定》等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也涵盖《阳光之路》《现实与虚幻之间:沙特民间故事集》等多部展示阿拉伯国家文化的优秀作品。

刘欣路说:“阿拉伯世界的人民喜欢文学,文学具有直达心灵的柔性力量,能够把我们双方的价值观、精神状态很好地展现出来。所以在谋划文库建设之初,我们特别突出了文学的选题,想通过文学,尤其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传播,增进中阿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文明交流互鉴丛书”秉持和而不同、交流对话、共生互补的宏阔理念,阿拉伯文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环流下的区域互惠共赢》等主题类图书,凸显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体现中国价值;阿拉伯文版《沙特阿拉伯王国货币发展史》《中国学者眼中的阿拉伯文学》等社科类图书,则致力于传播中阿文化精神内核。

谈及这个书系的设置初衷,刘欣路说:“大家都很关心现在中国的哪些方面最吸引阿拉伯朋友,我们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调研了解到,我们的发展经验、现代化道路最具有吸引力。另外,在现代化过程当中,阿拉伯国家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共性,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因此,我们设置了‘文明交流互鉴丛书’。”

重合作“四个结合”汇聚各方优势

饶涛表示,在6年多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已形成相对稳定、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这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

一是四家主办单位的结合。北师大出版集团在出版“走出去”方面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运营机制;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有专业的编译能力,还有海外的渠道资源、学者资源、译者资源;中国对外友协和中阿友协,作为民间外交的牵头机构,与世界各国的民间团体和组织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四方强强联合,各自发挥优势,这是文库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保障。

二是国内外官方指导支持的结合。多年来,文库建设获得了阿联酋旅游文化局,沙特阿拉伯王国文学、出版和翻译委员会,约旦文化部,埃及最高翻译委员会等阿拉伯国家官方机构,以及我国多个管理部门的关注和指导,在资金保障、选题建设、交流推广方面获得了有力支持。

三是国内外学术及出版机构的结合。文库的图书都是中外优秀图书,选择的都是中外顶尖的出版机构。中方出版机构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阿方出版机构包括卡利玛出版集团、沙特知识交流研究中心、阿克拉姆出版社、莉莲出版社、马萨出版社、塔克文出版社等。

四是中国与海外优秀作译者的结合。文库拥有一支强大的国内外作者和翻译团队,在国内依托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为主体的译者队伍,并与阿拉伯国家一批语言功底深厚、影响力较大的汉学家、翻译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文库名家云集,约旦学者萨米尔、埃及翻译家雅拉因与文库的深入合作而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长期与文库合作的作者、埃及汉学家法尔加尼和刚刚与文库签约的作者、阿尔及利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伊斯玛义·迪布什都是“中阿友好杰出贡献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中方的作者、译者有刘欣路这样资深的阿语译者和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薛庆国等。

保质量从选题开始的全流程管理

从选题到翻译到审读,参与“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出版工作的中外出版社都坚持选题优中选优,编译精益求精。

北师大出版集团以北外专家为基础、结合海外汉学家、欧美对阿拉伯世界有较深了解和研究的专家及出版机构,建立了选题遴选专家委员会,通常由专家委员会推荐相关选题,取得样章或样稿,然后请专家进行审读。

依托版权输出和合作出版项目,北师大出版集团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国内外翻译团队,实施中外合译,完成了高校和研究机构小语种人才储备梯队建设,与以埃及最高翻译委员会为代表的阿拉伯翻译界建立广泛合作,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学术精深的知名阿语地区的汉学家。

“由外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我们会在翻译完成后进行第一次专家审读,请中外语言专家各一名,对翻译质量出具意见、提出要求,外方出版社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编辑、加工、校对等工作。最后,外方出版社须将图书的印前文件发我社进行第二次专家审读,出具审读意见。”饶涛说。

饶涛介绍,针对译介图书,在前期书稿准备阶段,该社会成立图书项目翻译工作小组,确定项目具体翻译要求,组织多个轮次的书稿翻译审校会议,就书稿的内容、翻译风格、篇幅等各方面问题与译者进行商讨。秉承“翻译质量高、编辑审校严格、装帧高雅大方”的一贯传统,北师大出版团队高度重视翻译质量,文字内容、封面装帧设计均由社领导总把关,装帧设计和用纸方案反复推敲,只为呈现最佳效果。

“走出去”中阿人文交流的名片

光阴荏苒,岁物丰成。多年稳扎稳打,“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以卷卷精品回应读者的殷切期待,屡获殊荣。

在中国,文库获评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中国,对贫困说不》《百年变局》《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等图书先后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翻译资助项目和中外文化翻译资助项目。

在海外,文库的多种图书入选约旦文化部设立的全民阅读计划,进入公立图书馆,安曼市知名书店设立了文库图书专架。

在中国阿拉伯友好大会、首届中阿峰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舞台上,文库屡屡获得重点推介。首届中阿峰会期间,中国国际电视台英文频道专题报道“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建设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真正走进阿拉伯国家,文库多次亮相阿联酋、沙特、约旦、埃及等主要阿拉伯国家的国际书展和有关文化活动。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将文库称为当代阿中人文交流的标志性项目。

刘欣路回忆说:“疫情前我们去沙特书展,参展的文库图书销售一空。我当时强烈感受到,阿拉伯国家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发展,我们这套文库满足了他们了解中国的需求。今年10月底,在2023年阿尔及尔书展上,‘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亮相,同样受到当地读者的欢迎。”

谈到文库的最新出版进展,刘欣路说:“我们最近正组织编译约旦文化部给我们推荐的3本书,这是中约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的一部分成果。短期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将文库图书扩展到100种,把文库打造成为中阿人文交流的桥梁。”

结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对夯实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促进中阿文化比较研究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中外出版机构之间交流和互通的成果,更成为中阿民间友好交流的新通途。

行远自迩,踔厉奋发。随着中阿全面合作的深刻发展,中阿人文交流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未来,北师大出版集团将继续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推动内容、版权、品牌、合作模式等全方位国际化,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平台效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创造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成就和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