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期刊如何扩大学术影响力?
2021-04-16
分享到:


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几乎覆盖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出版行业,纸媒式微已是被谈及多年的问题,出版数字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浪潮。来自《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在2019年已达到9881.43亿元,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23.08亿元,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占比增幅仍呈下降态势。

知识碎片化、学术平民化、媒介多元化也使得非专业人士获取学术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曾一度处于“神坛”的学术期刊,更面临一些自身郁结已久的问题,盈利模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仅靠国家拨款支持而导致的人才流失等。

学术期刊亟待革新,那么,如何在通过优质内容稳固原有受众的同时,又能通过改善经营模式来扩大自身影响力?

首先是内容生产模式和出版模式的创新。学术期刊的传统生产模式包括策划、组稿、审稿、加工、出版,其中内容生产和传播环节相对独立,由于学术期刊内容科学性较强、受众较固定的特性,学术期刊往往存在与市场脱轨的问题,内容生产环节固步自封,投稿渠道单一和大众对投稿门槛的刻板印象导致优秀内容流失;期刊宣传也不应只局限于业内口碑传播,借助融媒体,让学术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接地气”;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优质作者和读者建立联系,扩大受众范围,增强受众黏性;同时,利用不同平台特性将学术内容适当可视化、碎片化,既满足了部分非专业读者的探索需求,也为日后该专业领域的人才输送打下基础。

期刊的模式创新也可参照一些新媒体平台的成功运营经验,创立于2014年的新媒体平台丁香医生,集合50000+三甲医院及以上专业医生团队,致力于在泛健康领域向大众提供医学科普和服务,现已覆盖全国超过 70% 的专业医生资源,通过优质内容的持续输送,多次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上发挥专业力量,成为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学术期刊在保证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广、表现形式丰富、易于明确受众的特性,将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既拓展了自身业务范围,更是利用专业力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其次是品牌建设和传播。目前我国拥有超过一万本学术期刊,作为传统纸媒,大多数期刊只在专业领域享有声誉,期刊在行业内的权威性几乎是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当然,除了优质的内容质量,是否能吸引到优秀的作者和支持机构,也是重构学术期刊权威性的重要环节。所以,传统学术期刊在坚持优质内容的同时,也应通过适当品牌化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些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比如《自然》(Nature),其品牌价值即可赋予论文高价值的标签,自1862年《自然》首刊以来,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已经发行了57种子刊,159种系列期刊,定位和水平有所不同,其中也包括和高校合办的刊物。品牌化和集约化,使得《自然》这一学术期刊品牌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论文发表后,也应该扩大期刊的传播范围,并对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和追踪,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构建社群关系,如学术会议、交流论坛;向相关专家推送论文成功并追踪反馈,提高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为后续的约稿方向和约稿对象建立评判基础。

最后是扩展产业活动,建立学术期刊生态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2021年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工作要点》也提到集约办刊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将研究推出集群化试点单位倾斜政策,支持试点单位建设自由出版平台知识资源库。

参照《徽商》的经验,这本创刊于安徽本地的期刊,经过 11 年的发展,成为全球徽商界影响力和知名度很高的徽商传媒平台。《徽商》一直坚持“小期刊大平台”的努力方向,在强有力的内容支撑下,开展了“千名徽商辅导万家在皖企业”五年行动、“徽商项目投融资峰会”、“徽商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及高峰论坛”、“徽商圆桌会”、“中国徽商区块链发展报告及论坛” 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十余年的发展,也让《徽商》从一本杂志扩展成五大平台:传媒推广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市场执行平台、学术共享平台、媒体融合平台。“五大平台”集聚了《徽商》优质资源, 打造了一个从定制、研发、生产到组织、执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体系,为徽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该如何通过平台化思维来扩展学术影响力?基于学术期刊受众固定的特性,建立内容生产和传播一体的平台、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制定多元审稿制度,结合期刊特性和专栏内容选择适当的审稿方式;开发更多样的数字服务产品,让学术内容评价和知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学术期刊作为特殊的内容载体,肩负着传播特定学科和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责任,如何最大地发挥期刊的社会效益,这是一个需要长期重视的问题。


参考资料:

[1]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1.

[2]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

[3]韩新东.一本小期刊创出大平台——徽商传媒的蝶变与创新[EB/OL].中国期刊协会通讯,2020-10-23.

[4]NaturePortfolio[EB/OL].https://www.nature.com/siteindex.

原文来源:中文集团